中国气象报记者吴紫煜 崔国辉 

  自9月中旬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多次遭遇雾-霾天气。为何一进入秋冬季节,雾-霾就如此“猖狂”?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碧辉解释,现阶段雾-霾天气主要是由气象条件变化导致的。“在秋冬季节,采暖期燃煤污染是主要污染源之一。不过,目前华北地区还未开始供暖,在污染源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气象条件的变化是导致雾-霾发生的主要原因。”

  静稳天气是导致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气象条件。静稳天气,顾名思义指“平静、稳定的天气”,通常是指近地面风速较小,低层大气的动力热力特征表现为大气层结稳定。张碧辉介绍,“静”主要是指水平方向风速比较小,污染物不易扩散;“稳”主要是指垂直方向的层结比较稳定,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垂直交换较少。污染源基本上都是在近地面产生的,如果大气上下交换受到抑制就会造成污染物在地面堆积。静稳天气是产生雾-霾天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秋冬季是静稳天气高发季节。

  那么,为何秋冬季节经常产生静稳天气?张碧辉解释,夏季对流天气经常发生,大气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剧烈运动,不利于逆温层的形成。但在秋冬季节,对流天气较少。就北京地区而言,秋冬季节降水较少,意味着经常会出现夜间晴空。没有了云层的覆盖,夜间地表辐射降温明显,近地层气温也随之降低,这就形成了下层空气温度低于上层空气的状态。温度越低大气密度越大,较重的空气在下层,较轻的空气在上层,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大气结构。

  当然,夏季夜间晴空也会有逆温层形成。但是,夏季早晨太阳出来以后,地面会快速升温,逆温层会很快被破坏,大气静稳状态也就被打破。“相对于夏季,秋冬季逆温层维持时间更长且更稳定。静稳天气是雾-霾滋生的‘温床’。”张碧辉说,“而且,由于秋冬季夜间辐射降温,相对湿度变大,会造成污染物吸湿增长,加速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加重空气污染程度。空气湿度增高会给人有‘雾蒙蒙’的感觉,使人感觉雾-霾天气更为严重。”

  “大气污染清除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靠扩散,一种靠沉降。” 张碧辉介绍。在秋冬季节没有大风降温天气的时候,大气多处在静稳状态,污染物不易扩散。降水则是一种能使大气污染物沉降的有效方式。不过,转入秋冬季节后,降水变少。失去了频繁的降水冲洗,大气污染物也难以清除。

   

  图为影响雾-霾扩散的几种因素。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大气垂直运动,阻碍雾-霾扩散。 

  秋冬季雾-霾周期性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大气长波活动周期有关。而大气长波活动大多伴随着冷空气活动,冷空气过境则会伴随大风降温。因此,在冷空气活动间隙,雾-霾天气更容易产生。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10月21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