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开创先河,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规范党政“一把手”重大气象信息处置工作,实行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报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制度(以下简称“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有力保障重大气象灾害决策的法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防灾减灾效益显著。那么,如何使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落到实处?9月11日,记者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摄影/黄姿娜) 

原文关联:桂气发〔2019〕41号.doc

自治区气象局关于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实施细则.doc

  记者:为什么要出台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  

  刘家清: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的出台,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作的制度创新,明确了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重大气象信息处置工作。 

  应当说,气象部门参与防灾减灾全过程,发挥了“消息树”“发令枪”的重要作用。该制度明确要求,当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机制时,广西各级气象部门的“一把手”要直接向地方党政“一把手”汇报。 

  该制度对防灾减灾工作四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 

  一是对气象部门来说,信息报告要准确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有明确规范,包括内容、标准,采用什么报告,报告的形式,报告哪些人等。如果出现重大天气过程,监测出来没有报告,气象部门将被问责。二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接到重大气象信息报告以后,必须立即作出反应,处置部署。该制度要求,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或召开会议,必须做到“马上、立即”,这对于防灾减灾来说,尤为关键。三是地方党政机关进行相关部署后,各级各单位要密切配合,联动防范。四是对群众安全转移工作进行了规范。这才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该制度实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家清:2014年以来,全区已初步建立报告有序、处置有规、保障有力的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体系。自治区、市、县三级共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机制655次。各级党委、政府根据重大气象信息迅速行动,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应对19次大范围暴雨天气,以及“威马逊”“海鸥”等强台风的袭击。这两年,广西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明显减少,没有出现群死群伤现象。 

  说到成效,要分两方面来谈。首先,强化了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重大天气会商分析、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合演练、抢险救灾、应急保障等联动机制。其次,制度的建立,也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而使得各级党委、政府更为重视气象事业发展。201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唐仁健等领导多次到气象局指导工作、出席气象工作重要会议或作出批示要求;仅自治区一级,就连续出台多个有关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连续两年将气象防灾减灾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并着力解决了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实质性问题。 

 

  记者:哪些内容属于需直接报告党政“一把手”的“重大气象信息”?其报告流程和形式是怎样的 

  刘家清:重大气象信息主要包括:严重的致洪、致灾暴雨;登陆或严重影响自治区的台风;严重的致灾强对流天气;严重的连续干旱;雨雪冰(霜)冻等严重的低温冷害;其它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气象信息。 

  应当说,气象部门在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有着明确的规范和流程。自治区各级气象部门分别制订了本级的实施细则,明确报告内容、报告方式、报告标准、报告对象、报告流程、记录监督等内容。自治区气象局成立了信息报告研判小组,对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进行科学研判。 

  重大气象信息报告的流程。首先是气象台有预报,预报之后会商研判,得出天气过程的强度、范围及持续时间;气象部门以此为依据,启动重大气象信息的报告,且必须是局长签发。今年4月底之前,广西出现严重气象干旱,我们就启动了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自治区农业厅对此非常关注。双方坐到一起,详细研判后形成材料,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告,最终取得很好效果。 

  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有多种形式,首先要有文字的,即《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按规定由专人送达党政机关;而各级党政机关也设有专门接收重大气象信息报告的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各级气象部门负责人还可以选择电话、短信、当面报告和传真等方式,确保信息及时报告给党政“一把手”。 

  以我为例,必要时,我就会给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发短信。信息虽比较简要,但领导一般都会加以关注,基本都会回复。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自治区主要领导还打电话过来,详细询问情况。 

  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流程并不止于“上报”,而须贯穿全程。对于那些影响较大的天气过程,需要每两三个小时就要报告一次,对报告之后的天气发展趋势也要紧密跟踪。同时,报告的内容也会涉及气象部门及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地方启动了应急响应。除报告党政“一把手”之外,公众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也不能放松,要提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气象预警大喇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的能力。 

 

  记者:如何确保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落到实处? 

  刘家清:一是强化规范管理。全区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分别制定了本级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今年,自治区气象局对实施细则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启动标准和工作流程。二是强化平台依托。在全区气象部门研发推广“区市县三级预报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保障重大气象信息“报得准”、“报得出”。三是自治区市、县级党委政府全都出台了本级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党政“一把手”的相关规定,形成了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的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体系。 

 

  记者:围绕进一步落实好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未来将从何处“发力”?  

  刘家清:进一步落实好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制度,关键在于提升气象现代化的效益和质量,确保重大气象信息“测得到、报得准、发得出、收的到、用得上”。 

  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政府主导全面推进广西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工作。继续落实好广西气象现代化建设会议和部区合作协议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做好广西气象部门“十三五”规划,通过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广西气象现代化建设;依法发展广西气象事业,近期争取尽快出台《广西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二是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理念谋划推进广西气象现代化工作。继续推进西江流域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网络保障中心、西江流域致洪暴雨分析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广西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广西应急气象视频发布系统、广西农村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气象大厦业务办公改造工程等六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广西云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两系统、一平台”建设,提高区、市、县三级预报服务综合实力;标准化建设广西观测站网,做好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洋气象观测网建设;攻克天气预报警技术难题。推进实施广西科技人才工程,加强气象科技工作管理和激励,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 

  三是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按照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方案,在开展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今年,自治区气象局提出了项目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和开放合作年等“三个建设年”计划。我们将以“三个建设年”为抓手,以项目建设来带动发展,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开放合作促进发展。(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黄姿娜 通讯员曾涛 韩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