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壮丽70年 · 八桂气象新

【中新社】广西气象“支点”撬动国际合作 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来源:中新社
  •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摘要提示: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与东盟各国气象部门在天气气候监测、气象资料和信息交换、气象技术和装备进出口、人员和专家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9日电(曾涛 黄姿娜)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互利合作硕果累累,气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丰富成果。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与东盟各国气象部门在天气气候监测、气象资料和信息交换、气象技术和装备进出口、人员和专家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气象对外交流成为撬动区域合作的“支点”。

深化中国和东盟各国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沟通,建立气象灾害的监测及联防机制,对提高区域内各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广西气象局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气象领域交流与合作,通过在南宁举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气象合作论坛,不断推动中国与越南、中国与印尼等双边交流活动。

2016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通过了《中国-东盟国家气象合作南宁倡议》(下称《南宁倡议》)。根据倡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区域气象合作机制建设、气象观测,气象灾害联防、业务技术交流、气候服务和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仪器标定、气象培训、航空气象等方面加强合作。

《南宁倡议》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气象合作打开了一扇门:中国气象局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在南宁落成,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和处理系统已在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户,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的灾害性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培训班在南宁开班。在中国的支持下,缅甸气象部门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分辨率达到9公里,中越建立灾害天气联合会商机制,中国气象局向老挝捐赠了气象视频演播系统,中国与马来西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交流。

同时,广西气象局借助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的平台桥梁作用,深入了解东盟各国在气象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供需双方对接的热点、痛点问题,创新气象国际合作新思维、新举措、新产品,拓展气象服务市场,加快《南宁倡议》九大措施的落实。

广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三年的详尽调研中发现,中国与东盟气象领域的合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因为东盟各国气象科技和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气象仪器装备标准不一,气象行业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差异大,专业技术人员体系建设完备程度差异较大,不仅影响各国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由于气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不一,也掣肘了国际气象合作的深入推进。

广西气象局提出,将积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交流活动,深入了解东盟各国在气象服务产业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双方对接的盲区、误区等问题,创新气象国际合作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拓展气象服务市场。

广西气象局还将采取资源互补、强强联手的方式,通过与第三方权威机构合作,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平台优势、传播渠道,为促进区域内国际气象合作提供指数化信息支撑。

气象指数化信息支撑服务将根据中国与东盟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全面客观分析东盟各国政策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和东盟各国气象基础设施、仪器装备、技术服务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气象服务市场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据此提供高密度、易传播、易认知的指数化信息服务,为各国气象部门全面了解区域内气象发展现状提供多维度参考,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思路。

广西气象局局长钟国平表示,广西将积极通过依托大数据建设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等标杆性项目,助推区域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促进《南宁倡议》愿景的实现,助力推动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完)

(责任编辑:值班记者)

【字体: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