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气象工作巡礼 > 发展印记

【喜迎十九大 八桂气象新】——钦州篇

  2009年5月钦州市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关于建设钦州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的议案》(简称市三届人大1号议案)。2011年2月18日,自治区气象局与钦州市人民政府在钦州签署了共同建设钦州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合作协议。2013年12月,钦州市成立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2014年12月,钦州市出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州市气象局以落实钦州市三届人大1号议案,落实局市合作协议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为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在中国气象局、自治区气象局和钦州市人大、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钦州气象人自强不息、砥砺奋进,钦州气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钦州市气象局办公楼新貌

  一、关系着钦州气象事业发展的三大重点项目基本建成

  三娘湾海洋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基本建成。三娘湾海洋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三娘湾旅游管理区乌雷村风屏石岭,占地约16亩。主要建设气象雷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大气电场仪、大气负离子仪等,用于对南海、北部湾及近海的监测、预报预警,是广西三大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一期子项目,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模有气象雷达塔楼、气象业务楼、海上航线保障中心等,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2016年12月,数字化天气雷达完成吊装测试并投入使用。目前,该预警中心已建成雷达塔楼及3栋附属业务楼和值班室,正在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气象信息综合业务楼已投入使用。位于钦州市区的气象信息综合业务楼是钦州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对所采集的海量气象信息包括三娘湾海洋气象基地监测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场所。主要建设气象信息综合分析系统、气象业务预报服务系统、气象卫星遥感系统、气象会商视频系统、天气预报多媒体融合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信息发布系统等等。建筑规模包括面积320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楼及相关配套的网络、机房设施。综合业务楼于2016年12月启用。目前,综合业务楼内的影视演播大厅正在进行装修,局大院正在开展环境综改及美化建设。

  钦州气象站搬迁项目基本完成。钦州市气象观测站新址位于钦南区南珠街道办事处高岭居委会黄屋村民小组的“搪耙岭”,占地47.8亩。主要建设国家标准基本气象观测站,承担着国际气象资料交换业务,是广西大气探测的骨干测点之一。项目主要有新型国家标准气象观测站、农业气象特色试验场、大气成分(酸雨)观测区、土壤水份观测场等内容。建设规模为国家标准气象观测场、土壤水份观测场及相应的业务用房约1000平方米。新气象观测场于2016年1月1日投入正式业务运行。目前,新业务楼内正在进行科普馆装修。

  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

  围绕“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工作。出台《钦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钦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年)》和《钦州市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工作制度》等文件。与多部门建立了应急联动和协调保障机制。基层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能力进一步加强,建成了1800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52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了全市各乡镇,多媒体电子显示屏50多个,大喇叭600多个,逐步实现预警信息到达“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三、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果

  钦州市气象局新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及会商系统已投入使用。

  “钦州市海洋气象服务平台”系统已完成一期建设,并举办了平台应用培训班,目前正在整合数据和完善功能。

  分别在浦北县乐民镇金康水库和灵山县那隆镇茶子村桐油塘水库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各1个。

  浦北县气象局和灵山县气象局均完成了县级综合平台系统建设。

  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在市县气象局正式运行,已完成应急指挥场所及应急指挥基础支撑系统的建设,可实现与市应急总指挥室的远程视频会议。

  浦北县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已投入使用,目前继续升级完善,并开发了手机APP版。

(责任编辑:fw_t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