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岛气象站的诗与远方

来源:局办公室 日起:2022年11月29日 【字体: 】 【打印

文章由广西气象局办公室推荐

    岛不大,山不高,海就在眼皮底下的不远处。人不多,72女总共9个。山巅之上的小气象站,面朝碧波万顷的大海。  

  盛夏八月,是草木繁盛的时节,从广西北海市向南、向南,一小时乘船航渡,踏上了位于北部湾海面的涠洲岛。这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岛很美,数次获评中国最美十个海岛之一。蜿蜒山路而上,穿越重重香蕉林,就在山巅之上的制高点上有一个国家基准气候站——涠洲岛气象站。  

  一湾碧水数篷船,一畦青草几栋楼。只有9个人的涠洲岛气象站,淡漠繁华,远离尘嚣。六十多年来,几代气象工作者在观云测雨中将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座小岛,坚定执着地传回一个个数据。磅礴北部湾之上,海岛气象工作者就是祖国的“耳朵”和“眼睛”。质朴的坚守,无悔的奉献,在云卷云舒之间,气象职工写下了坚守海岛的“诗与远方”。 

最美的姿势  

  中午11点,在涠洲岛地面观测场,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59岁的袁彩贵拿着铅笔和观测簿,站到观测场正中央,向四周远望,又抬头看了看天,然后用铅笔在记录簿上记下了一个个数字。  

  对观测场的“宝贝”,袁彩贵如数家珍:“日照仪用来测量每天的日照时间;这是地温传感器;那是雨量筒;高高的那个自动风速仪是用来测风速和风向;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  

  作为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员需要24小时值班,三班倒,早上7时到12时为早班,12时到18时为中班,18时到次日早上7时为夜班。  

  “晚上值班经常能看到满天的星星,城里看不到。”还有一年就退休的袁彩贵很是留恋现在的工作。他从19862月到站里工作,至今已有30年时间。从值班室到观测场那条不足百米的鹅卵石通道,袁彩贵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  

  “作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涠洲岛气象站监测的数据不仅能为每天的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而且参与亚洲乃至全球区域的数据交换。”涠洲岛气象站站长杨永兴自豪地介绍。  

  海上小岛,遭遇台风是常事。“上次台风‘威马逊’把我们院落水泥钢筋灌注的围墙都‘撂倒’了。”杨永兴说。有几次台风,大风把观测员整个人吹起来,只能双手紧紧抓住值班室的门把手,就像电影中“功夫高手”一样悬浮在风雨中。  

  “一根绳索”的故事,是留存在全站观测员脑海里的集体记忆。1982年,第17号台风来势汹汹,12级以上的大风持续了很长时间,岛上大多数房屋吹飞了盖瓦。面对室外肆虐的风雨,观测员焦急万分,大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绝不能因受台风影响而缺测!”众人商议出一个好法子:用一根绳索将4个人像串葫芦一样捆在一起,然后爬出去观测。经过伙伴们的共同帮助,系在绳索最末端的那位观测员爬到了近百米外的观测场,在大风大雨中成功采集到了气象资料。  

  就在他们沾着满身泥水相互庆贺之际,偏偏又出现了一个紧急状况:发电机线路被台风刮断了,如不关掉,后果不堪设想。于是,3名观测员再接再厉,又用绳索捆在一起,再次冒着风雨爬出门去,沿着房屋边缘爬到了200米外的发电机旁,在千钧一发之际关掉了电源,避免了事故发生。“一根绳索”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岛气象工作者。2003年台风“科罗旺”、2014年台风“威马逊”……一次次台风猛烈来袭,气象观测从未缺位。  

  “家里人以我为荣。”袁彩贵是岛上本地人,深受台风之害的岛上居民对他所从事的气象工作高看一眼。  

  袁彩贵和他的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一支铅笔和一本观测记录簿,记录天公的每一个“表情”,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承担着5次观测、5次发报、“重要天气报”的繁重任务,为每天的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观云测雨,这就是气象观测员的最美姿势。 

“我们住的都是海景房” 

   涠洲岛气象站是19556月建立的,属于三类艰苦台站。六十载风云奔来眼底,小站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  

   “这是新建的公寓楼,我们住的都是海景房。”在一幢崭新的小楼前,杨永兴打趣道,语气有些自豪。  

   阳光洒满小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观测场外的绿地上,灌木拼出四个醒目大字——“中国气象”。 一小块单独围起来的菜地,蔬菜都绿油油的。一个简易的水泥篮球场,两棵高大的龙眼树,还有香蕉、木瓜等热带果树……气象站里洋溢着家的温馨。  

  “原先这里是树林,只有两排旧平房,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缺电缺水。”杨永兴说。  

  “就怕岛上的蜈蚣咬,咬肿了就上不了班了。”杨永兴说。当时,工作人员住在两排平房里,蚊虫成群,常有毒蛇、蜈蚣爬进屋里。  

  “晚上值班,手电筒常照到草丛里的小蛇。”袁彩贵说。上岛工作,不仅要不怕累、不怕苦,还要不怕蛇。  

   台风没能吹倒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就更不能击垮他们。远离人群和大陆,打小蛇、种蔬菜、戏海水、看云识天……这是老气象人苦中作乐的特殊生活方式。“1982年,当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现场指导,给我们打了口150米深的水井,从此不用再到山下挑水了。”杨永兴说,“我们气象站是岛上第一家有电视机、有汽车的单位。”  

   近年来,受益于台站综合改革,涠洲岛气象站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里已建成了现代化的海洋探测基地。“现在的设备好用多了。”袁彩贵熟练地操作着电脑。2004年以后,地面观测实现了自动化,不再进行手工发报。  

   “参加远程学习,感觉不到站里的偏远。”杨永兴一边点击着电脑屏幕上的课件,一边介绍。最近,涠洲岛气象站被列为国家级气象远程学习示范点,站里职工通过远程教育网就能接受到最新的气象业务知识。  

在远方,在足下  

  “将在站里拍到的云彩和星空发到朋友圈,有不少人点赞。”站里的两位年轻人向笔者展示他们手机拍的照片。郑武超,重庆人,毕业于原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上岛,已是涠洲岛气象站副站长;李侣推,南宁人,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上岛。  

  “海岛上的很多经历都是独特的。”郑武超说。涠洲岛东南方向约9海里处还有一个更为偏僻的小岛——斜阳岛。气象站职工也承担着斜阳岛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工作。坐进敞开式快艇,浪大时海水会泼进艇内,行进时要忍受大幅度的颠簸,犹如坐“过山车”“海盗船”般刺激惊险。上岛后,年龄大的职工带着维修设备搭乘拖拉机,年轻人轻装跑步前进。40多分钟的颠簸行驶再走上1公里的山路,这才到达自动站。仪器设备因盐分侵蚀故障较多,维修任务往往很重,雨量计、温湿计、太阳能转换器、无线发射天线等小件仪器还好说,最大的工程就是十米风杆的更换。吃饭问题很简单:包子馒头和矿泉水。“斜阳岛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北部湾大风灾害的监测预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维修再艰难也只能坚持。”杨永兴说。  

  “虽然只做观测,不做预报服务,但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杨永兴说。这个北部湾唯一的气象站采集的数据,对观测站点相对稀疏、临近国界的北部湾地区加强海洋气象服务、研究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渔民和岛上的其他部门对气象服务还是有强烈需求的。”在日常工作中,杨永兴有如此感受。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海洋气象服务的各项举措已在逐步推进中。  

  “把台站建设成美丽的‘桃花岛’,打造为宣传气象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7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专程到涠洲岛气象站慰问指导,要求站里的业务工作要从单一的气象观测转变为集气象观测、气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气象业务,结合海岛站特点,开展旅游气象、海洋气象等有针对性、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一块块暗红色的火山岩,倾听着浪花的心跳,守卫着连绵的海滩。在这个美丽海岛上有一群气象卫士,日月为伴,风雨同行,在足下,在远方,书写着平淡人生和精彩故事。(文/曾涛 刘文杰 郑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