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中国气象报》和广西新闻网刊发广西气象部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通讯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6月的广西,生活的甜蜜是水果给的。“水果自由”带来的情绪价值,让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广西朋友。寻找夏天的味道,要从甜蜜飘香的百色芒果开始。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是我国芒果种植的起源地之一,被誉为“芒果之乡”。田东县是百色芒果主产区之一,已有300年的芒果种植史。得益于当地优越的光热和土壤等条件,田东芒果香气浓郁、肉质嫩滑、口感清甜。

这每一口香甜,既源于大自然的馈赠,也蕴含着气象的“智慧”。

天赋芒缘造就果香传世

百色右江河谷是中国四大干热谷之一。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夏湿冬干,雨、热、光同季,年平均气温为22.4℃;光照充足、积温高、雨量少,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我们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种植芒果了,90年代改良品种,目前全村约有800户3200人种植芒果。”田东县祥周镇九合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祥介绍。

“我是比较早在村里种芒果的,同村人知道芒果经济效益好之后,也跟着一起种了。”九合村六逢屯芒果种植户麻忠星说。如今,他家的芒果树种植面积已有30亩,平均每亩产量达2500斤至3000斤,每亩纯利润约3000元。

目前,田东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解决了3万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芒果种植人均年纯收入达7720元。芒果产业成为全县最大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田东县芒果试验站站长陆弟敏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大扶持田东国家芒果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采纳。2019年,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落地田东县。目前,资源圃内种植有8000株芒果,从国内外引进了400多份芒果种质资源,还保存着将近700份育种材料。

气象赋能助力果农“芒”丰收

有“热带果王”之誉的芒果,其生产全周期与气象密切相关。“芒果开花授粉时,最怕遇上低温阴雨天气,特别是倒春寒,容易造成霉花,结不出果来。芒果的生长、开花、结果均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雨水,在管护、生产等多方面都需要气象保障。”田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林福柏说。

为此,广西气象部门成立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定期会商和发布芒果气象服务信息;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微信群,每日发布天气预报,为芒果种植生产全周期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农户提供气象防灾减灾建议。

“根据气象部门的建议,我们提前采取措施应对灾害性天气。在倒春寒来临前,会提前摘花;在暴雨来临前,会抢先挖好水渠。”麻忠星说。

2023年,广西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完成了芒果等7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认定。

芒果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成立后,广西气象部门建设了集约化业务服务平台,制定、修订各类标准。“我们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业务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媛介绍。

百色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芒果产业发展等项目规划建设微型气象站,部分芒果种植标准园自行建设小型气象观测站,初步建成特色作物农业气象观测站网。

广西气象部门结合数值预报产品,构建特色作物的寒冻害风险预警模型,开展特色作物寒冻害监测预警气象服务、关键生育期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开展相关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特色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特色农业产业合理布局优化及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服务深度融入芒果产业种植、管护、采摘、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研究开展芒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等手段,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推动芒果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作出了重要贡献。”田东县副县长黄辉成说。(文/韩嘉乐 李政 邓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