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广西活动暨第二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表彰活动在广西科技馆举行,广西区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覃卫坚荣获第三届广西卓越工程师奖。在颁奖活动现场,他寄语《小博士报》广大青年读者朋友:“创新就是科学的生命。” 

长期以来,覃卫坚在一线从事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期间还回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并获得学位,继续在广西暴雨气候特征及异常成因、人工智能气候预测技术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4部专著,以第一作者发表20多篇论文,其中SCI(E)收录2篇、核心期刊8篇。曾获第三届广西卓越工程师奖、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2017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全国优秀气象预报员、第六届和第七届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青年人才津贴。

覃卫坚说:“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每次气候预测都充满了挑战”。面对气候预测这个世界难题,他注重科技创新,勇于攻克难关,围绕着如何提高预测准确率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

经过长期的研究,揭示了广西暴雨、高温、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气候异常成因机理,开发了广西动力-统计降水气候预测系统,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等方法的广西智能月季气候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创新利用随机森林、粒子群-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建立了延伸期暴雨过程预测模型,研发了基于MJO指数的延伸期降水过程预报系统,使延伸期降水过程预报能力有显著的提升。

作为季节和年度气候预测的主班,较准确地预测出季节气候趋势变化,在汛期气候预测等重大气象服务中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制作的气象服务材料为各级党和政府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多次获得自治区领导批示。

2020年前汛期,桂北出现了历史罕见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过百亿,仅次于1998年6月西江大洪水的损失,年初正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他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坚持值守汛期气候预测主班岗位,认真准备预测材料和积极参加防汛部门的会商会,对海温、冰雪等外强迫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详细的分析,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动力-统计气候预测技术及多年来对广西暴雨气候异常成因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前准确地预测出了汛期气候的总体趋势,提出前汛期桂北将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测结论,制作的服务材料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方春明副主席的批示。

他乐于助人,传帮带年轻的同志成长。“我刚从事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在预测技术上有很多问题,我经常请教覃卫坚正研,他很乐意分享经验,总能耐心地给我指导”,气候中心年轻预报员蔡悦幸说。他还热衷于服务基层,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业务技术瓶颈的问题。“我们基层长期天气气候预报技术薄弱,没有一套正规中长期预报系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河池市气象局专业服务中心党国花主任说。覃卫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自己主持的广西科技厅项目资金,立刻组织系统开发人员进行研究和开发,研制出了一套河池市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在业务中应用,为防范红水河流域的气象灾害风险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指导河池市气象局制作《今年汛期气候条件对我市脱贫攻坚的影响分析及建议》、《拉尼娜背景下河池市2021年冬季气候预测及其灾害防御建议》等重大气象服务材料,多次获得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领导的批示。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的提出,对气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覃卫坚作为广西气候中心的骨干,积极参与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中来,在广西气候预测智能化格点业务平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心预测业务和服务工作都有一个质的提升。平台由气候监测、诊断、智能格点预测与专项预测、检验评估等模块组成,实现了包括多种气候模式预报产品及我国自主研发的CRA-40再分析等资料的集约,推进了本地化模式订正、要素预测及检验技术的统一,可提供多元化的决策服务和专项服务产品,是自治区气候中心最新研究成果与现代化业务发展有效融合,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依靠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建立的广西智能气候预测平台,制作的2020年汛期气候预测服务材料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方春明副主席的批示,制作的2022年汛期预测服务材料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蔡丽新常务副主席、许永锞副主席、方春明副主席的批示;预测系统平台对今年汛期的6次降水过程均预报准确,成为汛期延伸期过程预报服务的重要支撑工具;平台对冬季强降温过程预测准确率高达75%,特别是对2022年春节期间和3月持续低温过程的预测精准,在年初的能源保供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作的能源保供服务材料获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蔡丽新常务副主席的批示。

“搞科研是我最大的享受”覃卫坚经常这样说,他表示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也极大鼓舞着他,他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紧抓现代化发展工作,一定也会取得成功的。(文/朱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