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中,游历广西的篇幅占了三分之一。

1637年,农历闰四月初,徐霞客由湖南入广西。1638年农历三月底,从广西南丹入贵州,在广西整整一年,足迹遍布广西大部分地区。

广西山水美景,给徐霞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山耸秀夹立”“飞瀑悬崖宛转下,修竹回岩掩映”“忽竹浪中出大石如台,群山历历可缕数”,奇山秀水,修林茂竹,徐霞客在《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广西的壮丽风光。

徐霞客是第一个系统地考察研究广西溶岩地貌的学者,他写峰峦曰“嗟峨层叠,中空外耸,上若鹊桥悬空”,写奇石则曰“石片片悬缀,侧者透峡,平者架桥,无不嵌空玲珑”,写岩洞则曰“高穹广衍,无奥隔之窍,而顶石乎覆,若施幔布幄”,写倒挂的石笋则曰“悬石下垂,水滴其端,若骊珠焉”。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他对岩洞、石钟乳、伏流、落水洞、漏斗洼地等成因都作了科学解释。对广西的地貌特征则作出了“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粤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的概括。

从现代气象科学来分析,岩溶地貌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水蚀、酸蚀和风化三方面。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濒临海洋,冷空气和海上来的暖湿气流在这一带交汇,降雨丰沛,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加速水土流失,促进岩溶地区石漠化。此外,溶岩表面受日照、水分蒸发、风吹等因素的影响,风化作用加快,这也会改变其形状。

可能,徐霞客所处的明清时期气温偏低。近百年来,气温偏高,处于暖期,对溶岩的风化起到促进作用。

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表河流纵横。这种气候环境很适合水稻的生长,大米也是广西的主食。从《游记》中,经常可见稻田景象和插秧习俗。在全州,“月色当空,见平畴绕麓,稻畦溢水,致其幽旷”。同时,在广西山间旱地也可种植小麦,人们用其做成馒头、饼子等,有“肉馒以韭为和”“市多鬻面”等记载。

因为粮食丰富,家畜家禽等肉食也就比较富足了,《游记》中常见有鸡、猪、鸭等,如“晨餐俱以鸡肉和食”“土司以宰猪一味献客为敬”“鸭大者四斤而方”。另外,由于广西河流遍布,鱼类也常见于记载,如鲢鱼、鲫鱼、鲤鱼等。《游记》中还记载了一些地方喜食生鱼的习俗,“乃取巨鱼切为脍,置大碗中,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以为至味”。

广西高温多雨,易于蔬菜、水果的生长。《游记》中记载较多的是竹笋,如“适有土人取笋归古鼎”“辄以村醪,山笋为供”等。还有芽菜、鲜姜、茭白、冬瓜、菌类等记载。广西水果丰富,质量上乘,有香蕉、柑橘、荔枝、龙眼、柚子等,如“见有卖蕉者,不及觅饭,即买蕉十余枚啖之”“其柑如香椽……瓤与皮俱甘香”等。其中有“参一出所贮酝醉客,佐以黄蕉,丹柚”,说的是喝酒的佐食为黄蕉和丹柚,这足以令外地人啧啧称奇了。

在服饰上,《游记》载“男子着木屐”是对炎热生态环境的一种适应。明末广西不少民族有居住干栏的习俗,如隆安壮族“俱架竹为栏,下畜牛豕,上爨与卧处之所托焉”。干栏广泛分布于广西西北部,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关系。当地炎热潮湿,人居楼上,可以避暑防潮,而且能够有效防御毒蛇和虫兽袭击;而将家畜、家禽圈养于楼下,也方便照料。

跟着徐霞客游广西,让我们对于《游记》的历史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可根据其记载,了解一些当时的气候特征。可见,《游记》至今仍有研究意义。(文/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