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爱的故事。刘三姐的歌声述说着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述说着美丽的八桂山水和壮乡风情。


春意一肩挑

壮族,旧称“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壮族源于先秦时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这在那一时期的汉族典籍中有相关记载。主要聚居在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从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走来,留下厚重的历史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在山歌悠扬中闪耀着熠熠光辉。气象万千的壮乡,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气候文化。

古代壮族人的“观天识象”

广西是我国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品种最齐全的省份,壮族人民铸造和使用铜鼓具有悠久的历史,壮族铜鼓习俗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从这个活着的文化遗存中,古代壮族人的“观天识象”之能可见一斑。


壮族铜鼓鼓面示意图 陈小见摄

铜鼓的鼓面中心有一个光体, 代表太阳。光体图案的四周有向外辐射的光芒图案,芒数一般有八芒、十芒、十二芒、十四芒、十六芒不等。光体图案和光芒图案合起来称为“太阳纹”,象征着壮族对太阳的崇拜和信仰。这些“太阳纹”发展到冷水冲型铜鼓(即公元1世纪的东汉初期至12世纪的北宋年间) 之后——十二芒成为定格。12道光芒象征一年的12个月。这说明壮族在很早就知道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了。

壮族人民对太阳的观察相当仔细,他们根据日光投影变化的不同,而把它作为记时辰的依据。他们还根据夕阳西下时天空色彩的不同,预知天气的变化, 这在当地农谚中多有反映。如 “太阳下山满地黄,不出三天雨汪汪”,这是说太阳西落,彩霞变黄色,不久天将要下雨。又如“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这是说太阳下山时映出像胭脂一般的红色, 是阴雨天的预兆。古代壮族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有云, “月亮有毛,大水冲断桥;月亮戴帽,大雨将到;月亮扛伞, 平地水涨” “月亮撑伞雨水疏”“月晕午时风” “月亮披带雨来快”,等等。古代壮族人民对星星的认识是很早就开始的,他们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的不同确定季节—斗柄指南是夏天, 斗柄指北是冬天。

壮族人民通过观察物候来把握时令,指导生产,安排生活。人们在长期的观测的基础上,编成歌谣,代代流传。如有一首《壮族季节鸟歌》,就以壮族农村候鸟出现的时间不同,反映不同的季节。又如一首《壮族十二月花歌》,歌中对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儿来命名月份,如正月为为柚花月,二月是桃花月,三月为金樱花月,四月为瓜花月,五月为稻花月, 六月为荷花月,七月为牡丹花月,八月为稻花月(或因广西很久以前就已载种双季稻,故有两个稻花月),九月为蕹花月,十月为姜辣花月,十一月为菊花月,十二月为李花月。山歌反映了人们对物候观测的细致和对气象条件变化规律的认知。历史上壮族文化教育虽然比较落后, 但壮族人民的“自然观”仍闪耀着科学的光芒。

底蕴深厚的稻作文化

壮乡有句谚语: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初春的风拂过壮乡大地,春耕开始了。这里,光热充足,河流纵横,湿地密布,水土资源丰富,有优越的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这是一个善于耕作水稻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并发展了一种文化― “那”文化。

当你来到壮乡,也许会对到处冠以 “那”字开头的地名大惑不解。上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下至村屯弄场,含“那”字的地名,广西有1200多处。各式各样的“那”地名,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那江,地处中间的田;那波,泉边的田;那六,水车灌溉的田;那笔田,养鸭田;那楼,我们的田……“那”,最初可能仅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并形成了以稻作耕种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壮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凭“那”而乐,“那”文化在壮族村寨中代代沿袭。壮族节日、礼仪、祭祀、民族性格等方面都与稻作农耕有密切关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旧石器时代就有了稻作。《史记》中称,壮族是“饭稻羹鱼”的民族。广西的壮族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水稻是这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广西属于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的气候资源适宜发展水稻生产。其优势有三点:首先,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16.5~23.1℃;其次是降水丰沛,广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077.4~2768.8毫米;再有就是光照资源丰富。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数1167~2234小时,太阳总辐射3601~5304兆焦/米。

为有效进行“那”的耕作,保证稻谷丰收,壮族人民发明了天车、龙骨车等提水工具,兴修了许多水坝、水塘、沟渠。这些古老的工具和水利设施延续至今。同时,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始终相随。

在饮食上,壮族素有“无米不成席”的说法,在壮族地区,请客送礼、节日祭祀等各种重要场合,都会出现稻米食品。在长久的实践中,壮族人民学会了选择各种有利地形来发展水稻生产。壮族的村落地址一般都选择在河流转弯或者大河与小河的交汇处,背山面水,前面或附近都有比较开阔的平地可以耕种,其村落名称就以这些村落附近特有的地理特性来命名。

壮族人民还会选择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有利地形来居住,这样既方便生产,又利于生活。壮族民居为楼式干栏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宜而又别具风格。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用来养猪、养牛,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做仓库。

源于气象的多彩节庆文化

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 “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节日。

壮家人爱过三月三,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由于他们居住地区海拔较低,长年酷热,而就在春耕未央的农历三月时节,正是一年里风和日丽、气候温和的最舒适日子。在广西过“三月三”,有3件事是少不了的:赶歌圩、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

壮乡的“三月三”是歌声的海洋,到处是嘹亮的山歌声,到处是唱歌的人。壮族是稻作民族,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天气、劳力等是决定当年收成的主要因素,因此祭祀神灵和先祖成为壮族先民祈求丰年的主要手段,而以歌代言的壮族认为唱歌可以取悦于神,因此歌唱成为祭祀祈祷的主要形式。壮乡的“三月三”也是爱情萌动的季节,花前树下,江畔岭旁,屋前院后,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用歌表情、用情唱歌。


壮乡绣球

在“三月三”,还有一项特有的活动——抛绣球。在著名电影 《刘三姐》里,刘三姐抛给阿牛哥的定情信物就是壮族的特有手工艺品——绣球。一抛一接,含蓄而浪漫。电影为媒,让壮族这种抛绣球的浪漫传遍了国内外。不过,这抛绣球一开始并非是男女传情而产生的。在崇左花山岩石上有距今2000多年的壁画,描绘了壮族先民最早抛绣球的场景。只是画上的人抛的是青铜铸制的名为“飞砣”的兵器,这种的兵器主要是用于作战和狩猎。到了宋代,抛飞砣变成了抛绣球,“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工艺精美的壮族绣球现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是壮家赠送贵宾表示美好祝福的吉祥物。

在壮族“三月三”里,一定会出现的美食就是五色糯米饭。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伴随着香糯的浓浓米香,清香、艳丽、软绵而富弹性,让人们的舌尖享受着味觉盛宴,眼睛则享受着视觉大餐。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因糯米饭呈5种颜色而得名,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五色糯米饭的产生,客观上与壮民族生活的地理区域有着直接联系。在用料上,是由黄姜、枫叶、红兰草、紫藤兰的汁浸染而成。这些植物本身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因此五色糯米饭也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不仅如此,五色糯米饭还有消灾难、交好运的祈福含义。


包年粽

而壮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那天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 “白斩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壮家人视粽子为高贵的食物,初一初二凡春节来客必吃粽子。过年吃的粽子又称年粽,个头较大,通常有四五斤重,重的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壮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围绕着稻作的生产周期来开展,独具特色。如:蚂拐节(祈求雨水)、农具节(赶圩购农具)、陇峒节(下到田峒祭祀天地)、牛魂节(爱护耕牛)、稻魂节(祈求水稻丰收)、尝新节(庆祝新谷成熟)等。同时还有相应的节庆民间舞蹈:舞春牛、蚂拐舞、草裙舞、打砻舞、扁担舞、舂米舞、捞虾舞等。壮乡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有着对历史的传承、对自然的尊重、对现实生活的豁达自信。(文/曾涛 图/韦坚)